2022年1月13日訊 前列腺癌是男性癌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主要治療方法是抗雄激素治療,然而不少患者會進展為去勢抵抗前列腺癌并發生轉移(CRPC)。目前針對CRPC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包括免疫治療也收效甚微。近日,記者獲悉,1月10日,國際著名期刊《自然》的子刊《自然—通訊》在線發表了深圳灣實驗室腫瘤研究所吳虹課題組題為“Overcoming resistance to immune checkpoint therapy in PTEN-null prostate cancer by intermittent anti-PI3Kα/β/δ treatment”的研究論文。該研究發現,新型PI3K抑制劑通過調節PTEN缺失的前列腺癌的免疫抑制通路和腫瘤免疫微環境,提高癌細胞對免疫檢查點阻斷療法的響應,為前列腺癌患者獲益于免疫治療提供了臨床前依據。
據介紹,PTEN缺失導致的PI3K-AKT信號通路異常激活是前列腺癌最常見驅動因素。2018年,吳虹課題組與拜耳公司合作,證實同時靶向α,β和δ三個亞型的新型PI3K抑制劑BAY1082439可以抑制Pten缺失前列腺癌模型鼠的癌細胞增殖。在最新研究中,吳虹課題組又進一步發現間隔性BAY1082439給藥可通過抑制PI3K調控的免疫抑制通路而上調癌細胞抗原呈遞和T細胞趨化因子表達,減少腫瘤中調節性T細胞介導的外源性免疫抑制,從而增加CD8+T細胞對腫瘤的浸潤及殺傷,保證后繼抗PD-1免疫治療的療效。
吳虹課題組方面表示,鑒于PI3K通路異常激活是癌癥中最常見上調的信號通路,該研究也對其他腫瘤應用PI3K抑制劑靶向治療和聯合免疫治療提供了臨床前依據。
據悉,深圳灣實驗室腫瘤研究所資深研究員吳虹為本文通訊作者。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PTN項目博士研究生戚志為第一作者;生命科學學院李程課題組博士研究生徐子晗、北京大學吳虹課題組張留珍、深圳灣實驗室吳虹課題組鄒永康等也參與該項研究工作。前拜耳公司研究員劉寧姝為論文提供了重要指導。該研究得到了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命科學聯合中心,深圳灣實驗室重大項目的基金支持及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儀器中心的技術支持。
來源:深圳新聞網